WinRar的DOS自解压模块。新的WinRAR已经在安装包中取消了DOS自解压头,使用时将这个模块拷贝到安装后的目录下,压缩时就会增加这个选项。此文件来自DOS版的RAR。
作者: ziv2013
[February , 17, 2008] 归乡记Ⅱ
归乡记Ⅱ 今年又回家,情况比较特殊:南方是冰天雪地,北方的室内是春意盎然。算起来我也 是灾民----昆山限电,公司便给寝室停电了,晚上回去都是冷冰冰的。 这次直接飞,12月份就订机票了,省去诸多的操心事,唯一担心的就是家人会收到 航空意外保险的赔偿。这次选择的是“春秋航空”,8折。这是我第一次坐这家航空公司 的飞机,似乎成立没多久,看起来似乎还没有意外的纪录。 飞机是2月1日的,不成想昆山丛24日开始下起来大雪。刚开始并没有在意,雪下到地上 马上化成水,让人觉得很浪费:干麻不直接下成雨,何必先变成雪,多此一举呢?早上 醒来,同寝室人拉开窗帘白色的光“唰”的刺入房间,我心中马上打叫“完了,雪大了。” 这是我在北方的经验,背阴的房间除了点灯也有特别明亮的时候,那就是下雪天,雪地的 反光会将屋子里面照得通亮。起来的兄弟,用力拉开都是水汽的阳台门,随后大叫“老王, 下雪了,很大!”等我起来,发现这个不是大,那是相当大了。北方人自己都觉得大, 可想而知南方人看到后应该觉得大得邪恶。南方的雪和北方有很大差异,因为南方的气温 偏高,随下的雪会随着融化,雪特别粘,路灯向风的一侧竟然结了一层冰-----北方寒冷的 时候也不曾见过电线杆上结冰的,初中时我们曾经试验过将水直接倒在电线杆上,顺着 流下来的时候会马上结成冰,此外还试验过37度的液体,结果差不多,也是很快就 冻住。树上有着厚厚的积雪,雪在不断融化着,仔细会听到沙沙的声音,这是树上的雪 融化后滴落在雪地上的声音,仿佛雨打沙滩。 当天,很多人迟到了,或者是公交车堵塞,或者是遇到了车祸被困在了某处。 午饭过后,我在外面玩了一阵。雪很粘,不费多大力气就能捏出雪团,很结实的。 雪层下面是水的。很多人在堆雪人。说实话,在北方,虽然也有雪大的时候,但是想 “滚”出雪球来还是很困难的事情,雪的粘性不好。而在这,非常容易的就可以滚出来, 我简单的观察了一下差不多滚20几圈就能滚出来一个巨大的雪球,这个雪球是如此大, 以至于必须2个人才能翻得动。一个人在滚的时候,几下子,就不得不几乎趴在地上才能 推得动,仿佛工作的蜣螂一般。他们滚出了一个很大的雪球,一个矮个子的男人站在上面 摆出各种pose照相。如果我有相机的话一定会拍下来,配上文字“今天能吃个饱!”发到 网上......可惜,没人陪我打雪仗,同事都在因为这场雪都在发愁,担心这场雪会阻断 他们回家的旅程。 下午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心情工作了,沉浸在回家的兴奋和担忧中。我提议,我们 去阳台玩吧。随后,我们在工作时间跑到了阳台上堆雪人。 晚上下班,出去一看,中午堆出来的雪人竟然都化了,或许是因为雪人的脑袋太大把 身子压坏了的。 这是上铺兄弟在公司的第一个冬天,他常常问我“昆山的冬天会下雪么?”或者当 我们盖两床被时他只盖一床,在起床的时候叫嚣“热死了,冬天怎么这么热?”(实际上 他在床上把自己包裹的比粽子还严实,多少次我想将他被子掀开一角,灌点冷气进去都 没有成功)这场雪下了之后,他就不再问这样的鸟问题了。我对昆山的冬天印象最深刻的是 下雨。冬天还会有人打着伞逆雨而行的。 第二天,几个同事回家了,飞回去的。我上网浏览新闻,看到长沙武汉机场都已关闭, 不由得担心他们。果然,随后传来消息,他们都没有飞成,只能等待。过了2天,一个 武汉的女同事没有飞成,带着深深的遗憾回到办公室,大家很是惊奇。我过去打招呼道 “春节这么快就回来了?”气得她脸红。 我也担心,原来有直接到机场的大巴,现在不敢坐了,有人说几场大巴这几天在 高速公路上会堵的。晚上,去火车站买票。广场上都是人,在临时的候车点等待上车。 售票点一半的窗口改作退票窗口。第一次,感觉排队的人这么少,前面只有3个人。谁知道 到了窗口,只卖今天和明天开往上海和南京的动车,而我要买大后天的。无功而返。 及至后天,买好火车票,悬着的心放下了一点点。 上铺的兄弟没有坐过飞机,有一次问我飞机上是什么情形。虽然我坐过很多次,但是 除了给别人进出让地方,从来没有在飞机飞翔的时候站起来过,甚至从来没有在飞机上 上过一次厕所。印象中我坐飞机的时候总是遇到气流,上方的安全带指示灯似乎从来没有 熄灭过... ... 我随口回答那个兄弟,飞机嘛,实际上这些交通工具都差不多。比如 飞机上就有人推着小车子,叫卖各种东西。一边叫卖一边还会说,前面的师傅让一下, 啤酒 冰糕 火腿肠... ...飞机上还会有人在查票... ...飞机上还会有人带着小板凳 坐在过道中,有乘务员问,咋坐这了,回答曰“我是开飞机那人的亲戚”.......玩笑 开大了,我这是按着火车说的。结果呢,我上了飞机还真遇到了卖东西的。 一路无话,就来到了上海。出了火车站,下到地铁,人这个多啊!我足足等了三班 地铁才挤上去。8点半,是上海的上班高峰。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地面的标志。地上标志清楚 下车区和候车区。下车区是正对着车门的,而候车区实际上当地铁来的时候是对着车门边。 我想这样的设计恐怕是考虑到如果人很多,非常非常拥挤,最多只能把人挤到车厢上, 而不会出现什么危险吧? 倒车到二号线。一到二号线候车,感觉和不一样,秩序井然,人虽然很多,但是大家 都在候车区排队,没有人跑到下车区紧贴车门。 下了二号线,又上了磁悬浮。据说这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商业营运的磁悬浮线路。 单程票价50,如果有飞机票可以折扣到40......汗颜,我是电子客票。到站候车,磁悬浮 没有规定时间,等到那趟坐那趟。我特地观察了一下它的“轨道”。平平的,看起来就像 一块块水泥板,没有什么特别。在水泥板的两侧,有一些摩擦的痕迹。我想可能是磁悬浮 提供水平方向动力的轮子留下的吧?以前只知道磁悬浮,能悬浮,还真不知道是怎么提供 前进的动力,反正不可能是涡轮发动机的。列车来了,仿佛穿着长裙的贵夫人,看不出来 下面是什么样的脚。每节车厢上都有一个乘务员,负责开门和打开客人和列车之间的栅栏 ----我这里很不明白,怎么看起来这个东西的自动程度还没有地铁高?还要用人负责上下 客?上车了,票上没有座位号,随便坐。随着列车的开动,我感觉有无数根磁力线从体内 穿过,有些异样的感觉,想必是心理作用。我偷偷的舔了一下眼镜腿,这个是金属做的, 我想看看有没有电压产生。嗯,眼镜腿生锈了,味道不好啊。车厢上有个LED,显示当前 列车速度。从20到200,又跑到了300,最终停在了430KM/H。运行起来会让你有坐飞机的 感觉,但绝不是速度快的原因,而是因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发出的发动机般吵闹的 噪声。窗外的电线杆飞速后退,看起来让人头晕。我也注意到, 铁路沿线都是荒郊野外,几乎没有人住。很快,就到站了,这条铁路长度33KM。 个人认为,国家应该大力支持一些基础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会有很多其它方面的 收获。我们国家的工业水平依然很落后。商业是最好的润滑剂,但是很难想象,会有 个体户热衷于发射火箭这样的事情。 到了机场,第一次用电子客票,找到春秋公司的自动电子客票机,输入我的身份证 号码,竟然提示说输入错误,当时我吓坏了,以为自己在订购机票时输入错了身份证号码。 不过后来负责的小姐告诉我,还没有到时间(我提前了将近4个小时到达机场),只有 当飞机起飞前90分钟左右才可以。于是乎,四处转悠,吃了一顿饭。快到点,再过来, 输入身份证号,打出来登机牌,非常方便。拿着登机牌,托运行李。春秋航空的规定 是只能携带15KG的东西,超出将按照机票价格的一定比例收取费用----我疑心行李超重, 另外,还在想会不会有一天按照体重进行收费呢?不过看起来负责托运的人员并不在意 重量。然后,候机。和我们在同一个登记口的是飞往武汉的航班。他们本来要早上8点起飞 因为武汉机场的关闭,不得不延误了4个多小时。航空公司方面提供了一顿午餐。最后, 航空公司给他们安排了宾馆,让他们先住下了。我又研究了一下春秋公司的规定,上面写着 是如果由于公司方面的原因,航班延误超过22点,并且在延误超过4个小时以上的时候才能 安排住宿.....我们的飞机晚点了,据说是因为飞机从那边返航的时候晚点了。上了飞机我 有上火车的感觉,过道非常狭小,一排5个座位,我都很怀疑,是不是他们在中间添加了 一排座位的。飞机延误了1个小时才起飞,当飞机开始滑行的时候,外面似乎下起了小雨, 雨滴落在窗户上,随着飞机的加速,雨滴从阿拉伯数字的“1”变作汉字的“一”,我们 飞起来了... ...上了飞机,每个人发了一瓶矿泉水,也许是作为延误的歉意吧。起飞没 多久,飞机上居然开始了推销。比如,手掌形状的按摩仪,还有夜间能投影的电子钟, 米老鼠的浴巾套件等等。推销的是一位男士,看起来应该经常干这事情吧。他拿出手掌形状 的按摩仪,介绍道,“这个是电动按摩的,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用来放松自己。”我在想, 可惜是固定形状的,如果手指能活动一定会有更多的用途,也会更畅销。比如:竖起来中指 可以用来搅拌蛋清什么的,或者说改成按摩的手指也许能更便宜一点?在这位男士的 鼓动下,旅客非常踊跃的购买各种东西,我身边的女士买了按摩的手掌,还有浴巾的 套件......机舱中的温度很高,下飞机的时候发现衣服中的巧克力都已经融化。 到了哈尔滨,刚下飞机我竟然觉得很暖和。莫非真的是有人将空调安装反了,南方冷 而北方热? 哈尔滨的飞机场叫做“太平国际机场”,听起来让人觉得怪怪的。这个机场是我见过 的最混乱的机场。机场大巴20元一张,上车并不排队。我早有经验,并没有将箱子存放在 车的行李箱中,而是抱在身上。边上的女士身上也堆满了行李... ... 最终见到了“组织”。安排我在宾馆住下,给我凉了杯开水,对我说“不知道你还能 不能习惯这的水?”听起来蛮奇怪的,喝了口我就知道了。这水有奇怪的味道......几年 没有来,这座城市的自来水竟然成了这样的味道。这座六百万人口的城市在前几年停过1个 多星期的水,而官方的说法是“管道维修”。在北方,你想让某个事情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的话就要说“这件事情是秘密,千万不要告诉一个人啊!”。有人告诉我,“沏茶,就没 有味道了。”想来,人们在无能为力的时候还是有办法适应的。 第二天再转车,终于到家了,倒了杯水,喝起来还有味道的。啊,家乡的水啊! 后面我不说了,正常情况下后面的话说出来老人会批评我忘本的。家乡中一般的人家都 在喝桶装的纯净水。记得小时候,家中的水就是有味道的。最初是浓烈的氯气的味道; 后来一次大的管线改造,就变作水垢的味道了。江湖传言,从嫩江引水过来,需要修建 一个水库,需要占地不成想,边上的县城乘机“勒大脖子”,提出高昂的补偿金,领导 一怒之下就不修了。然后水中就要加入很多消毒剂什么的...... Z.t 2008的春节期间
[Jan 18, 2007] 宏观经济学读后的杂感
宏观经济学 人们总是喜欢谈论无法确定的东西,比如,天气或者和女人。而那些确定的东西, 人们极少讨论,至少这么多年来我还没有见过有人因为数学问题而争论的剑拔弩张。 经济学恰恰是不确定的东西,所以最近很火。 我手中的是多恩布什 费希尔 著的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第六版 中文版。 对我来说,它是很好的催眠剂,在睡觉之前看上一点很容易睡着的,好在天天都要睡觉 我才有机会将它读完。 宏观经济学同微观经济学的却别在于一个是宏观的,一个是微观的。更准确的说法 是:“宏观经济学所关心的是整体的经济行为----它涉及繁荣与衰退 经济商品和劳务 的总产出与产出增长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国际收支和汇率。”这些研究的对象听起来 同那门“政治经济学”很象,不同的是“政经”只适合我们这样的有特色的xx主意国家, 而这本书描述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学----简单的解释是我们只有下岗和待业问题而没有 失业的问题... ... 比较有意思的章节是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讲述我们经常听到的那个词“GDP”, 讲述它的统计核算方法。书中提到的方法主要是基于银行系统的。我顺便上网找了一下 我国的GDP核算方法,因为印象中2006年上半年修正了一次这个值,放缓了一点GDP增长 但是,只能搜到这个新闻,并不能找到具体的方法。 还有一章是关于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分布在各个章节,读起来也比较有意思。 相比之下,我们大学课本上的“政经”,应该算是非常古典的。残存记忆中的那些 论断都是基于土地的,对于现代金融来说过于陈旧。另外,我一直很怀疑那个“价格在 价值上下波动”这个论断,因为“价值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对于有科技 含量的产品来说,生产劳动时间并不见得非常高,反而可能很低,却能取得很高的价格, 算是严重偏离了价值。因此这样的论断很难解释科技的巨大作用。 读了货币一章,我忽然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通过主动的通货膨胀来免除 战争债务的事情: “ 1921年,德国为了支付赔款,大量发行纸币,加上财政发生赤字,国内发生严重 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崩溃的经济引起了德国民众普遍不满的情绪,甚至致使 他们心甘情愿地承认纳粹分子为他们的救星。到1928年,德国再也无力支付战争赔款, 赔款也就不了了之。残酷的现实印证了凯恩斯的先见之明,也为他带来了蒸蒸日上的 国际誉。 ” 网上《凯恩斯干预者的际遇》 “就是德国的经济由于赔款,经济又不景气,到达了崩溃的边缘。1923年1月,一个美金 兑换一万八千个马克,但是十个月之后,就是四十亿马克兑换一个美金,一个家庭主妇烧 一顿饭要买燃料,比如烧一顿饭要用半斤煤的话,花钱要用买半斤煤的钱,那么莫不如就 把要买半斤煤的这个钱,送进炉膛里烧了,都能把这锅饭煮熟了。1923年买一个鸡蛋的 马克,在十年前也就是1913年,可以买三千万个鸡蛋,大家想一想,这个通货膨胀已经到了 什么地步呢。” CCTV 百家讲坛 我又想起了清朝末年的战争赔款,想当年,如果也用这招想必不会外流那么多白银了。 感叹之下,我又查了一下清末的货币,发现清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官方印制的钞票(清代的 纸币有“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二种,合称钞票)不过看起来并不流行。 雪夜拥被乱读书,清水无茶亦不苦。 2007-1-18 Zoologist
[Jan 14, 2007] 翻译:关于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的一些建议
[Jan 4, 2007] 2006年11月11日记
2006年11月11日记 这大约是我的第八个“光棍节”。第一次听到这个节日是在大学的BBS上,一群人 在无聊的灌水抢第一。转眼间许多年过去了。 早上起来,已经是十点。洗漱一番出了门直奔人民医院。我要去看看咳嗽是怎么回事。 到了医院,大吃一惊,竟有如此多的人,仿佛火车站一般。通常来讲我是不喜欢逛街的人, 但每到一地最熟悉的是医院与火车站。排队,挂号。看内科,一个女大夫表情凝重的前前后后 听了我的胸。之后,开出验血与排照的单子。我母亲常常诟病西医,说现在的大夫都是这样, 上来就化验,只靠设备,不过她说中医也是这样。最后的结论是:现在的大夫水平都不行了。 据我所知,古代传说中有一个叫扁鹊的牛人,他的眼睛犹如x光,直接能看出毛病;另外的 则是电视中常见的“胡万林”之流。不过我以为,这样的依靠设备的检查是必要与科学的。 不过很快,我就发现母亲诟病的另一层含义----在交费的时候。验血十八元,拍照 是八十九元。先验血。抽血已经不用针筒了,去而代之的是一个管子,首先在胳膊上插针头, 再接上一个安培瓶,再打开开关式的东西。血一下就留到小瓶子中了。然后,将装好血 的瓶子直接放到设备上化验。感觉针管很细,不痛。下来之后,又去拍片子,大夫没有喊 “笑一笑”,只是说好了就结束了。片子要等一个小时,这期间我顺便去吃了早餐与午餐, 逛书店去了。 一个小时后,取片子。上面写着医学术语,什么肋边棱角分明......看起来一条条的 排骨让我觉得很神奇。小学时,我们在外面玩,捡dao过一张x光片,大家看了好长时间也没有 看出是什么东西。非常不幸的,我让大家把片子倒过来看,竟然是一个人头,吓得我们魂飞魄散。 又去取血液化验单,上面写着你的测量值和正常的范围,我有两项超过范围百分之一二。 我拿给大夫看。她说正常,你是支气管炎。我一听,是老毛病了。她建议我输液治疗。 我不知道输液的针管大小,就说还是开药吧,2盒八十多。 回去后,给一个正在读博士的高中同学打电话,仔细地咨询了一下。她是学医的,高中时, 个头就足以让很多女生仰视,性格很好,最多只是动动口,基本上不动手的。有一段 时间,她坐在我的旁边,我经常和她聊天,以至于有几个男生主动希望我在自习的时候安静 一点。在她告诉我那个化验单上的指标范围同试剂有关系,并且你的是在正常范围内才彻底放心了。 安心吃药,电话中,我的同学去买午餐。电话中“三个花卷,两个豆包,还有没有大碴粥”对话的 背景声是另外的售货员和顾客“亲切”的吵架声,之所以亲切,使因为那是东北话。我已经很久 没有听到这样的乡音了。 下午无所事事中,忽然想起今天是领第二代身份证的日子。又去了派出所。新户口所在 地已经不是成都了。若是未来爱上了对东北人或者东北婆婆又偏见的mm,我可以告诉她 “老子是成都人”,以及“我在四川人中算高的”;若被揭发,则可以解释说“成都啊, 是我的第二故乡”;如果遇到也对四川人有偏见的,我还可以告诉她,我是江南人,并把 身份证给她看。日后再用实际行动证明俺们东北人都是好人。 取了身份证之后就回公司了。找台机器,使用“突袭”游戏对板载显卡的稳定性做了 一番考察,最终的结论是“运行稳定”。 基本上,我的第八个“光棍节”就这样过去了。
[December 29, 2006] 读书笔记《C++ PROGRAM DESIGN》
读书笔记《C++ PROGRAM DESIGN》
C++ PROGRAM DESIGN An Introduction to Programming and Object-Oriented Design
书名:C++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入门(第3版)
作者:James P.Cohoon Jack W.Davidson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定价:76元 (好贵啊~ 我这本是借的:)
这本书是影印版,意思是这本书是英文版,一共是953页,前前后后我看了4个月左右
看到第十三章,最后的Chapter 14 Templates and polymorphism 和 Chapter 15
Software project-Bug Hunt! 没有看。美中不足的是,我没有动手操作上面的代码。
这本书非常适合初学者,内容上都是深入浅出,看起来也很有趣。前提是:你只是想学
C++而不是为了考试。相比之下,国内的很多教材,可以称得上是“考试的教材”,因为
更专注于细节的讲述,比如计算一个 a=1; ++a++; 等等,常常学完了之后,考试能够
得很高的分数,而面对实际问题,甚至不知道如何开始。
记下一点东西,算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吧。
第一章 Computing and the object-oriented design methodology
介绍什么是程序,什么是面向对象。关于程序举了一个自动售货机机器语言的例子
很有意思。
第二章 The fundamentals
介绍C++的基本类型,特别讲述了cin cout 。学过这章,完全可以写一写计算的
简单程序。
第三章 Modifying objects
介绍string object,引入EzWindow object,最后讲述了机器计算的历史。
第四章 Control construts
介绍if while 这样的控制语句,然后讨论了一下关于语言风格的问题。比如:使用
if 时“{”和“}”的放置等等。我认为这对于保证程序的可读性很重要。
第五章 Function basics
介绍如何使用函数,预定义,条件编译,这些在编写大型或者说“复杂一点”的程序
时候是非常有用的。还有关于iostream, stream的观念是抽象出来的,与具体设备无关的;
fstream 也就是文件的读写。
第六章 Programmer-defined functions
介绍变量的作用域和形参实参。常量参数存在的必要:能够高效的传递an object
属于programming tip 。function overload 递归。
第七章 The class construct and object-oriented design
以Ez-Window为例子讲述面向对象的思想。从class开始讲起。如何申明一个class
如何访问这个class中的objects,如何与这个object的成员交互。附录继续介绍history of computing.这次
讲述的是ENIAC和EDVAC。其中插入了关于ENIAC专利的事情。如何“After more than 25 years,Atanasoff’s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digital computer were finnally made public” 第八章 Implementing abstract data types
引入ADT(abstract data type)的概念。以实现实数这个类,及其运算为例子
展示如何使用OOP(国内教材好像更喜欢使用复数为例子?)
ADT Library设计上的minimality(最小化原则)
第九章 List 列表结构
列表结构的实现主要有array的和class方式。后者是面向对象的方法,也是本章
介绍的重点。还介绍了重要的算法:sort(排序) insertionSort
Container Class,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 (STL)
Binary searching
Maze Runner
第十章 The EzWindows API 一个详细的例子
第十一章 Pointer and dynamic memory
指针是C语言灵活性的体现,也是诸多bug的根源。
pointer to functions
(题外话:我很少使用指针处理算法,因为现在PC内存足够大,
使用指针通常需要额外的debug得不偿失)
第十二章 Testing and debugging
很有趣的一章,介绍测试方法:
black-box testing
white-box testing
12.2.2 debugging tips and techniques
Simplify the problem Stabilize the error
Locate the error
Explain the bug to someone else
Recognize common bugs
Recompile everything
Gather more inform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iler
Fix bugs as you find them
第十三章 Inheritance
每一个程序员都梦想着有一天:他维护的程序只需要添加代码而不必去debug它们。
至少每天我在浏览他人的代码时,始终充满这样的想法。
[December 22, 2006] 80×8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例子 T10-1 的Nasm版本,编译之后是COM文件(解压密码:begin )
[December 22, 2006] 80×8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例子 T10-1 的Nasm版本,编译之后是COM文件(解压密码:begin )
[December 12, 2006] 保护模式下中断的例子 (解压密码:begin )
保护模式下中断的例子 (解压密码:begin )
[December 10, 2006] 80×8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例子 T10-9.asm (解压密码:begin )
80×8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例子 T10-9.asm (解压密码:begin )
[December 5, 2006] 80×8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例子 T10-1.asm (解压密码:begin )
80×8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例子 T10-1.asm (解压密码:beg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