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13, 2006] 随笔 钢笔

        钢笔

    回想起来,大约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开始用

钢笔写作业。从此,几乎完全抛弃了铅笔。也许是因为我们是

五年制实验班的缘故,我们从来没有学习过毛笔字。唯一接触毛笔,

至多是美术课画画水彩(我清楚地记得一节美术课,老师让同学画

柿子,老师评价我们副班长的画:“你画的柿子怎么判死刑了?”

原来是他的柿子头上的那个叶子画的特长,仿佛一个巨大的叉)

    刚开始使用钢笔的激动和兴奋没过去两天,我很快就发现它的

诸多缺点:比如字没办法修改,还有对于男孩子来说笔头过于“脆弱”,

带着钢笔跑跳经常会漏水啦,等等。对于[......]

阅读全文

[October 7, 2006] 军训记

              军训记

  军训已经过去7年了,这期间曾经想写下过,但总没有感觉。近几天来,

听得学校已经是50年的校庆了,遂写下一点点文字,算作纪念吧。

  时间是1999年的秋天,学校将我们几个院系的新生安排在一个称作

“九里堤”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当时的成都地图上已经很靠近边缘了,

周围还很荒凉,有着一片片的农田和菜地,若干年后我们再回去的时候

已经是楼房林立了。记得每一次打车回去,司机师傅肯定会说小伙子这边

治安不好晚上没事不要出来。到了学校后,过一个星期,我们领到一身迷彩服,

和一双胶鞋。导生从本部赶过来,教我们如何将床上的用[......]

阅读全文

[August 15, 2006] 杂感:《五 一记》

    			五·一 记

    小时候,我曾经有2本苏联儿童文学作品。一本是《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另外一本好像是《淘气包米歇尔》。我记得后者有一个形容快乐的比喻

“像‘五·一’节那样快乐”。

     回想起经历的“五·一”,等待它的到来更加有趣。好比人们更善于追求

而不是珍惜。初中,高中的“五·一”之前,老师们会布置下重重作业。英语

老师说“同学们,我留‘一点’作业,你们看数理化累了就可以看一下英语,

调节一下”。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打算,于是我们在“调节”中失去了

休息。

    大一的“五·一”,同寝室的兄弟带我们去南充游玩了[......]

阅读全文